新闻详情
为了商南的绿水青山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3/html/newsclass....newshtml-1.html2-09 21:00:55    文字:【】【】【


      2012年5月,在县十七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作出了《关于加快绿色商南建设的决定》,时值今日,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决定》落实的情况如何?绿色发展的态势究竟怎么样?这些都是人大常委会及全县人民所关心的问题。

      11月26日至28日,人大常委会主任白桦、副主任王海军、张天敏、雷山带领县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对我县加快绿色商南建设决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组一行先后深入我县十里坪镇核桃坪村核桃产业示范园、富家沟核桃基地、金丝峡18公里专线绿化、过风楼双垣直观坡面荒山造林及封山育林、桑树油茶建设基地等九个建设现场进行检查。

      在经过实地检查、走访、听取汇报后,检查组一行一致认为我县的绿色商南建设起步良好,特别是工程造林、专业队造林成效显著,据了解两年来,累计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完成各类造林面积10.2万亩,全县森林总面积达到220.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5%,较2011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城区绿地面积330.9公顷,绿地率38.5%,较2011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

      成绩值得肯定,这是各部门及我们每个商南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部分单位思想认识不够,缺乏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造林效率、效益不高,投入与产出不匹配;建设进展不平衡,经费投入不够,管护机制尚未有效实行等。

      当下,我县已进入发展经济的快车道,也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更是生态发展的重要时期,华北地区的“雾霾”敲响了破坏生态环境的警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千万不能忘掉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只有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才能真正的又好又快发展。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生态文明建设再次成为亮点,进一步明确了“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而生态文明制度又包括法律和政策性制度建设、公众参与制度建设和政府及事业单位责任制度建设等,一系列的制度决定着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是选择绿色崛起,还是选择黑色崛起;是选择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还是选择走人与自然严重对立之路;是不断优化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自然环境,还是不断破坏生态和牺牲环境。可见,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党在对“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继承的基础上,开始创建一系列新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绿色商南建设是一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他不是哪一个哪几个部门的事情,这需要多个部门共同联动,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我们每个鹿城人齐心协力。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如果说存于蓝天碧水间是我们的生活向往,是生态建设的最终港湾,那么《决定》的诞生实施则是驶向港湾的绿色航船,我们每个商南人都是这艘船的船员,现在锚已收、舵已动、船已发,只待我们奋力前行,拼搏努力,驶向那绿色的彼岸。

 

文章栏目分类导航
脚注信息
Copyright@2013-2017 版权所有 陕西省商南县人大常委会
地址:商南县环城东路106号 电 话:0914-6325095 邮 箱:1156658924@qq.com 备案号:陕ICP备17006145号